近年来,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药学院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党的组织路线,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高质量党建”为引领,着力构建了以“党建领院、育人树院、人才强院、学科兴院、特色立院”为主体内容的领航学院发展的工作思路,创新发展了“赣药先锋”党建品牌,不断推进党建工作提质增效,实现以高质量党建赋能学院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学院先后入选全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江西省首批高校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建设单位。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被评为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并顺利通过验收。党建成果“学生党员发展五级量化目标考核的研究与实践”荣获江西省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创新成果奖二等奖。
坚持政治引领,服务学院发展大局
学院党委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对标对表党委“五个到位”、党支部“七个有力”,注重发挥好“三个作用”,坚持党委主体责任、书记第一责任和领导班子成员一岗双责的协同机制,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政治生态。
按照“双融双育”工作要求,学院党委坚持将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定期召开党建与思政工作部署会、党建工作推进会、党支部书记座谈会等,及时传达上级党组织决策部署,研究贯彻落实意见,推动党建工作各项任务落实落细。学院党委严格执行党委会、党政联席会议议事规则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扎实开展“三化”建设,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围绕中心抓党建、统领全局谋发展,推动学院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坚持培根铸魂,培养可堪大任之才
学院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大思政课”作用,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建立教研室联系学生党支部(班级)工作制度,打造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模式,构建以学生为培育主体,学生辅导员为主抓、教研室教师为主导的协同育人机制,专业教师通过上课“早来晚走”、深入学生宿舍、召开主题班会等方式,建立联络关系,熟悉学生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思政教育、专业指导、生活指引、教学反馈等。
药学院召开主题班会
学院聚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特色班级建设为依托,加快推进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模式。先后设立“中药科研实践班”“药学摇篮班”“神农工匠班”等教学改革班级,开展“赣药先锋”大讲堂、创新创业沙龙和中医药文化志愿服务等活动,推进“双惟书院”中药学拔尖人才培养基地和本科药学培英班的建设,有效推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先后与施强集团、博雅生物、景德中药等多家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建立稳固的合作关系,开办10个校企合作企业冠名班项目,创立3个校企合作奖学金,创建5个校企共建实验室,邀请企业专家参与团队组建、课堂任教、讲座开设、技术指导等工作,学生知识转化应用能力不断提高,服务国家战略、行业发展和区域经济社会的能力显著增强。
“赣药先锋”大讲堂|药学院举办赣药论坛(第一期)暨青年教师能力托举计划工程学术研讨会
2009年,中药科研实践班成果“产学研结合培养中药创新人才教育模式研究与实践”被收入教育部《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系列报告》,并荣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017年,“校企合作班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获得江西省委组织部、省教育工委等6个委厅级单位的联合通报表扬和宣传推广。2022年,获批省级“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中药学)”人才培养项目。
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技能大赛——2019’中医药社杯中药学类专业学生知识技能大赛团体一等奖
师生团队在国家级创新创业赛事中获奖10余项,包括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1项、银奖1项、铜奖7项;在省级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奖10余项,并立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0余项。在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技能大赛、药苑论坛等国家级、省级学科专业竞赛中获奖20余项。1名学生荣获江西省高校“最美大学生”称号。“赣药先锋”志愿服务队获“江西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服务队”称号,受到央视新闻和新华社客户端等20余家媒体广泛宣传报道。
药学院荣获“创新江西,闪药青春”--2022年江西省药学学科联盟“卓越杯”科研创新大赛团体一等奖
坚持人才强教,锻造优师强师队伍
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学院组织教师参加传承红色基因训练营等活动,补足教师精神之钙。把师德师风作为教师评价的第一标准,组织全院教职工签订“师德师风承诺书”,实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师德师风警示教育,将师德师风要求有效融入集体备课和日常授课。龚千锋、葛菲两位教师获评学校首届“师德标兵”。
药学院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推进暨师德集中学习教育启动部署会
学院不断夯实教师队伍建设,以“三知三行”为标准,发挥教学科研办主任、教研室主任、教师党支部书记三支队伍的中坚作用。选送优秀博士教师参加省委党校博士读书班、学校“知行合一”班学习,激发教师内在驱动力。选树教师典型,注重榜样激励,开展向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刘红宁教授学习、向全国优秀教师龚千锋、黄丽萍教授学习、向全省“赣鄱先锋”张金莲教授学习、向全省高校“金牌教授”刘荣华教授学习等活动。
学院高度重视教师职业发展,量身定制帮助教师做好职业规划,扣好职业生涯“第一粒扣子”。持续推进“教师教学科研能力提升工程”建设,举办青年教师教学科研能力提升班,以纵向“传帮带”横向“手拉手”的形式,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构建师带徒、校企互学的传承培育模式。以团队协作助研,通过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学术科研沙龙,组建教学团队和科技创新团队,采用教学和专业“双导师制”,开展精准帮带,着重培养“教学能手”和“科研之星”,实现大项目、大平台、大人才、大奖项的突破。李家荣、万屏南等7名教师荣获“教学标兵”称号。
近年来,学院党员教师累计在各级各类教学竞赛中获奖38人次。教师队伍涌现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1人、全国名中医2人、国医大师候选人1人、全国优秀教师5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人、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江西普通本科高校金牌教授3人、金牌青年教师1人,全国三八红旗手2人、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优秀辅导员2人、全省优秀共产党员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岐黄学者2人、青年岐黄学者1人、省主要学术学科带头人14人、井冈学者3人、赣鄱英才555工程人选10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5人、省青年科学家1人、青年井冈学者6人、省“双千计划”人才3人、省部级重点学科带头人7人、省级中青年骨干教师7人、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1人。中药制药教学教师团队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学教师团队”,中药制剂创新团队入选“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中药制剂研究生导师创新团队入选江西省省级示范研究生导师创新团队。
坚持学科赋能,服务社会发展需求
围绕中心工作抓党建,以党建赋能学科建设。学院将一流学科建设列为“一把手”工程,定期研究部署学科建设工作,成立学科建设党员突击队,将党的组织功能延伸到学科建设全过程全方位,做到学科建设关键环节有组织把关、关键时刻有党员支撑、关键步骤有党员先行。聚焦世界一流,药理毒理学科国际排名跻身全球5‰行列。心怀“国之大者”,推进学科布局优化,新设急需紧缺专业、交叉融合新兴特色专业,压减停撤饱和专业,强化提升专业的中医药内涵特色。近年来,学院中药学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被评为B+类,全国排名第7,获批江西高峰优势学科,艾瑞深中国校友会学科排名为6星级学科,在软件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位列第12名(前22%)。学院3个专业获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3个专业获批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在江西省本科专业综合评价中,5个本科专业排名第1;中药学专业获得江西省一流学科建设重点资助;药学专业获批“十四五”期间一流专业建设优势专业;中药学和药学专业均是全国首个通过相关专业认证的专业,中药学专业获批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
2023年“古法炮制传承创新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研究成果荣获教育部高等学校优秀科学成果奖(科学技术)——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学院推动党建和科研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促进高水平科技创新。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重大科研项目攻关中,学院党委始终坚持靠前指挥、主动作为,把好方向、抓好落实。围绕聚焦难点、破解难题,学院党委不断强化基层党支部在科研攻关中的战斗堡垒作用,以“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建设带动科研团队建设,团结凝聚广大师生,形成强大战斗力、向心力。此外,学院党委还积极推动科教融合和产教融合有机结合,把优质科研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鼓励师生参与科研,以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的创新发展,拓展育人空间,构建新型产教融合教育体系。近年来,学院组织教师申报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3项、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科研课题60余项;共发表学术论文691篇,其中SCI等三大索引收录226篇。“古法炮制传承创新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研究成果荣获教育部高等学校优秀科学研究成果奖(科学技术)—科技进步一等奖。
药学院科技特派员开展科技服务
学院党委组建“赣药先锋”科技特派团,先后派出200余人次的科研人员深入地方中医药产业,赴省内外医药企业提供科研指导和技术支持,帮助企业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制定了16种中药材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建设了10种中药材示范基地共5600余亩,研发了8 台(套)新型中药制药装备,12项关键技术推广服务全国265家中药企业,主要产品销售额超百亿元;先后编制完成中药及其相关产业发展研究报告5篇,相关成果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江西省、市政府采用。
坚持特色彰显,突出党建品牌优势
学院大力推进“赣药先锋”党建品牌的教、学、研、用功能,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服务发展格局,创建了校企合作项目和共建实验室,连续多年派出师生党员赴省内外医药企业提供科研指导和技术支持,不断完善产教融合、产学研协同体制机制,提升学院助推国家、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累计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200余项。申报的“10种传统特色炮制方法的传承、工艺技术创新与工业转化研究”项目,2023年通过科技部项目管理专业机构组织的综合绩效评价,评价结果为“优秀”,项目实施制定了枳实制白术、百合制桔梗等饮片质量标准18项,制订麸炒枳壳、蜜糠炒白芍等炮制生产工艺规程(SOP)21项;项目通过建立产学研用协作模式,促进了传统特色炮制技术、特色饮片品种成果的转化应用,建设了4条包括国内唯一融温控浸泡-打靛-泡沫分离于一体的青黛自动化生产线,实现产值1.4亿元。
学院党委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基于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构建国际交流合作体系。选派优秀党员教师骨干赴国内外访学,开展国际交流合作项目;与葡萄牙卢索佛纳大学药学专业合作办学,在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开展广泛合作与交流;举办国外专家讲坛、国际产学研学术会议等,进一步拓宽国际视野,提升国际影响力。近5年,承办国际学术会议3次,教师赴境外学术交流24人,学生赴境外学术交流22人,招收国外博士留学生2人。
“赣药先锋”志愿服务队赴南师附小九龙湖校区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
中医药文化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根基与灵魂,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院党委深入传承中医药文化,强化文化自觉、厚植文化自信、担负文化使命。创建融中医药教育、种植、科研、文化传承为一体的中药炮制传承基地“惟仁堂”,先后接待柬埔寨国王西哈莫尼等大批外国政要,在“白芍飞上天,木通不见边,陈皮一条线,枳壳凤眼片”的樟帮炮制技术传承中宣传弘扬工匠精神。依托学校中医药优势资源,学院面向全国中小学校实施“游学江中”计划,持续推进“中医药文化研学”公益计划,与南昌十六中、南昌师范附属小学、湾里四小等中小学共建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对中小学生进行系统的传统中医药文化熏陶和中医药思维训练,提高他们对中医药文化的认同与自信,把他们培养为中医药文化创新发展的有力推动者。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药学院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永葆赤子情怀、争做时代先锋,用新思想、新理念、新要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下一步,学院党委将以建设江西省高校党建工作标杆院系为契机,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抓基层强基础,健全基层党建机制体系,增强基层党组织生机活力,持续完善党建体系、办学体系、文化体系和考评体系,落实党建新要求、形成党建新格局、实现党建新突破,打造高质量党建,推动高质量发展,朝着“创建国内一流药学院”的目标,阔步向前。